爱看韩综的宝宝都知道。
那里有一个神奇存在——李光洙。
即使你不认识他,他表情包你一定不陌生。
作为不少人的快乐源泉。
他时常凭浮夸动作和表情,逗人哈哈大笑。
但你一定想不到:
这个长在你笑点上的男人,有天也能把你弄哭到稀里哗啦。
片名耐人寻味——
《我的一级兄弟》
何为一级兄弟?
说白了,跟电影里两主角密不可分。
李光洙饰演的东久,精神一级残疾;
智商等同于五岁小孩。
申河均饰演的世河,肢体一级残疾;
脖子以下全部瘫痪。
同病相怜的两人就此联结到一起。
你做我“大脑”,我做你“身体”。
看到东久被欺负,世河敢为他出头;
欺负人的胖子拿石头砸世河。
脑袋开花,血流如注。
他连眼睛都不眨,冷酷地说:
我的颈椎损伤导致高位瘫痪
根本感觉不到疼痛啊
吓得那群人落荒而逃……
可世河真的是不痛吗?才怪!
他那样做,只是假装坚强而已。
不信你瞧,东久伸手去触碰伤口。
世河还不疼得哇哇大叫。
当世河有危险,东久也毫不犹豫挺身相救。
也许在很多人看来:
两个残疾人一起生活,肯定很苦吧。
但导演偏偏剑走偏锋,不卖惨、煽情。
而是通过一些细节,甚至喜剧场景的讲述,将残疾人生活以平民视角呈现出来。
比如,东久穿着轮滑鞋推着世河前进;
像少年般飞驰。
再或者,东久帮世河刷牙时的忙中出错;
吃泡面更别有趣味。
一个想吃吃不到,一个拼命狂吃。
他们的生活跟普通人一样。
虽然面临不少困难,但依然苦中有乐。
李光洙和申河均更演活了这对异性兄弟。
李光洙的颠覆从外到内,由表及里。
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智力受损而导致肢体不协调的人,电影中他的手指不自然弯曲。
微表情也拿捏到位:嘴角抽搐,眼神飘忽。
再加上单纯微笑,舔酸奶盖的小动作。
不仅演出了角色的单纯,还有内心的敏感。
看到他人和哥哥玩得不亦乐乎。
他眉眼收缩,嘴角渐渐下压。
先前开心转为落寞,流露出的醋意和失落。
一个人回到福利院时,眼见物是人非。
念及过往美好,悲从中来,嚎啕大哭。
申河均更只用一个头的演技就征服观众。
没有苦大仇深的表情,没有撕心裂肺叫喊。
只有一个个到位的表情和眼神,就完美诠释了这个人物的特质和丰富的内心**。
福利院被拆迁,其他人被送往其他地方。
虽然心中充满不舍,却还故作坚强。
与其说是在骂他们拖累自己,实际是在骂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这非他所想,又无可奈何。
形单影只的兄弟俩一起生活,虽谈不上幸福美满,但也岁月静好。
可,凡事就怕但是。
这一切因东久母亲的突然出现被打破… …
一场监护权争夺战随之打响:
改天我再带东久走
你凭什么带走东久
问题随之浮现——
两个弱小的人一起生活。
究竟是是不是利用?
面对即将分别的东久,世河矛盾纠结。
一方面为找打母亲的东久开心,同时又因不能跟东久一起生活难过。
两种情绪间,还夹杂着一丝被背叛的生气。
告别时,忍住不看东久;
也忍住了眼眶中随时会流出的眼泪。
当东久和世河分开后跟母亲生活。
观众以为的美好并没有出现。
尽管家人对他热烈欢迎:一桌好饭和礼物相待。
可当东久将一勺米饭送到妹妹面前表达感谢之时,全家愕然。
在东久认知中,这一举动只是他表达善意和爱的方式。
但家人却将其视作反常。
这何尝不是大多数对残疾人的态度。
嘴上说要关爱,却只浮于表面,从不会深入对方内心。
反观离开东久的世河,遭遇同样困境。
新来的义工,将照顾他当做日常工作,一切都十分模式化。
前一秒说要互相尊重。
下一秒,却丝毫看不到任何尊重。
给他刷牙时看手机;
帮喂饭的时候看手机;
离开东久后的世河,一脸生无所恋。
电影里,有这样一个情节。
法庭上,东久母亲的律师将他们区别对待。
被世河和东久的朋友当场反驳。
这称呼上的随意,何尝不代表了大多数人无意识的偏见。
也让观众认识到:残疾人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。
只有把他们当普通人对待,真正走入其内心**,才是对他们的**大尊重。
东久和世河两人互相扶持,互相依靠。
努力奋斗,积极乐观生活,并非出于各自利用。
而是相同命运下的扶持,是超越血缘的共生。
离开任何一个,另一个都将不完整。
失去东久,世河生活无法自理。
没了世河,东久同样不完整。
整天魂不守舍。
帮客人点燃气灶,看到轮椅,想起世河。
结果差点闹出大事故。
对东久而言,他从世河身上看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。
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一切:
东久背包里,装满了为世河准备的各样吸管。
什么意思?意味着——
在东久力所能及的范围里,将世河照顾**。
兄弟俩——
既为自己而活,同样也为对方而活。
就像电影开篇,神父在婚礼上的那段祝词:
我们都是受到伤害的懦弱存在
有人接受过错并理解你
我们将重新振作并活下去
当你独自感到痛苦时
遇到他人 就能互相扶持互相依靠
境遇相同的两人,哪怕再弱小。
通过贡献彼此长处,互帮互助。
也能强大地活着。